《中医研究》(CN:41-1124/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医研究》以“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为宗旨,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指导性,传播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
1.本刊只发表原创性成果,请勿一稿两投。来稿敬请自留底稿,编辑委员会将在收到稿件1个月之内答复,若未得答复,作者可另行处理。
2.注释采用尾注,以“①”“②”等标注排序。
3.引用他人的成果,应标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须在正文中按出现的顺序标注。
4.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
5.作者信息请在文末附言:姓名、性别、民族、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邮编、联系电话、E-maiI地址。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近期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医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部级中医药学术刊物.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了课堂教学(课前提问、阶段测验、期末考试)、微课学习(观看视频、阶段测验、问题讨论)和测评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方剂学教学尝试。通过方剂学多维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多样化测评方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方剂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郑攀 刊期: 2019年第04期
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柴胡的记载,后颇受医家青睐,频繁出现于诸多古籍中。随着科研技术的发展,对于柴胡的研究及探讨更加深入,已被运用至多学科。现根据柴胡的功效及主治,总结近几年关于柴胡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研究,使传统与现代研究相结合,为柴胡的临床运用及进一步药理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爱华; 郭姗姗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参考历代医籍中与之相关的医论、方论、医案,以'咳血'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各家对咳血病机、治法的研究,以期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黄帝内经》论肺病更重热证,而隋唐医家重视虚寒证;宋代用药渐趋平和,金元时期逐渐开始重视实热证;明清医家或重滋肾水健脾,或重滋肺胃之阴。此时已有不少医家认识到咳血病机本质上存在寒温矛盾。唐容川集前人...
作者:刘海涛; 田建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紊乱性身心疾病,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脑肠互动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存在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笔者试从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脑肠轴、脑肠互动和脑肠肽的关系以及脑肠互动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探讨,以揭示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思路,亦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汪龙德; 杜晓娟; 刘俊宏; 毛兰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中医研究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9月中旬在投中医研究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请问中医研究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医研究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中医研究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